• 开设时间:2019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 专业介绍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于2019年获批并开始招生,紧密围绕国家智能制造发展战略和上海智能制造行业的人才需求,依托学校优势学科和临港新片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致力于培养面向智能制造与航空航天领域的复合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专业贯彻学校“技术立校,应用为本”的办学方略,为学生提供智能制造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满足当代经济社会对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的需求。

          专业与上海电气集团、上海犀浦智能系统有限公司等智能制造企业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并积极拓展航空航天领域的合作,与航空航天院所和企业共同开展双师型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建设、教材编写、实践教学环节开发、实习基地建设和项目研发等合作,课程设置充分结合航空航天制造技术与智能制造技术的前沿需求。

  • 培养目标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将具备智能设计与制造、机器人与智能控制、人工智能及工业大数据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术应用能力,能够在智能制造及航空航天领域从事以下工作:

    ·智能制造装备和智能产品的设计制造、工程开发、系统集成与生产管理;

    ·飞机制造工艺编制、飞行器总体设计、气动外形优化、推进系统设计、智能制造产线管理;

    ·智能运维系统单元模块的配置与集成,装备与产线单元模块的数据采集、监测、故障诊断分析与决策。

    专业聚焦航空航天领域,培养能够解决企业实际工程技术问题、具有创新精神的“卓越现场工程师”,服务地方新一代制造业发展需求,满足临港新片区、上海和长三角区域经济建设的需要。

  • 专业特色

    本专业聚焦智能制造与航空航天领域,推进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对标行业企业需求。专业课程设置充分融合航空航天制造技术与智能制造技术,构建了层次递进的航空航天智能制造特色模块。

    依托上海市临港新片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专业打造了虚实结合的航空航天制造基础技术实验、交叉融合的智能制造技术实验、项目驱动的集成创新实验等多层次实验教学平台。通过这些平台,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提升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成为智能制造及航空航天领域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 核心课程

    机械设计基础、人工智能与工业大数据、工业控制网与通信、机电控制系统、机器人技术与应用、智能装备故障诊断与维修、机电控制系统综合实验、智能装备与产线综合实验等。

  • 学科竞赛

          专业依托学生竞赛,强调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本专业学生在上海市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项目、“知行杯”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30余项赛事中斩获佳绩,展现了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水平。



  • 产教融合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作为产业人才需求的产物,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深化产教融合。本专业联合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上海犀浦智能系统有限公司、上海交大智邦科技有限公司等高端制造企业,以产线智能监控与运维作为人才培养方向,建设了四个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基地,邀请企业资深技术专家作为企业专业负责人,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通过“引企入教”“引课入企”,共建智能装备与产线综合实验、智能制造导论、人工智能与工业大数据综合实验、机器视觉、工业控制网与通信综合实验、机器人装备综合应用等产教融合课程,实现学校与企业互通互融,课程内容与企业实际案例同步,扎实推进产业链、人才链、教育链的有效衔接。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适应智能制造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 就业前景

    毕业生面向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智能制造相关领域,尤其在航空航天领域能够胜任以下工作:

    ·智能制造装备和智能产品的设计制造、工程开发、系统集成与生产管理;

    ·飞机制造工艺编制、飞行器总体设计、气动外形优化、推进系统设计、智能制造与智能生产线、车间管控;

    ·智能运维系统单元模块的配置与集成,装备与产线单元模块的数据采集、监测、故障诊断分析与决策。

    随着航空航天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商业航天、无人机、深空探测等领域,对智能制造技术的需求日益增长,为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2024年毕业生主要去向

            1.上海积塔半导体有限公司

            2.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3.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